“未來10年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5月23日舉辦的民用航空工業發展宣貫座談會上指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為民用航空工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開放步伐的加快,為通用飛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空客曾預測亞太地區未來20年新增民用飛機近萬架。同時,中國商飛也曾預測,未來20年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有約4700架的新機交付,
5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年營業收入過1000億元,國產干線飛機國內新增市場占有率達到5%以上,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分析人士認為,《規劃》的發布將使航空工業相關企業進入快車道。
民航工業迎重大發展機遇
航空工業被稱作制造業的“皇冠”,是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
“未來10年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5月23日舉辦的民用航空工業發展宣貫座談會上指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為民用航空工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開放步伐的加快,為通用飛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空客曾預測亞太地區未來20年新增民用飛機近萬架。同時,中國商飛也曾預測,未來20年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有約4700架的新機交付,市場價值過5000億美元。
目前,民用航空工業發展受到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國家已將航空裝備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正在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將推動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實現快速發展。
蘇波指出,工業轉型升級、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也將為加快民用航空工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和工業基礎。
但不能忽視的是,由于航空工業市場已經形成了度壟斷,僅美歐就占航空工業銷售額90%以上,我國航空工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中國航空工業經濟技術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民機產業銷售額24.84億美元,僅為美國的2.9%、歐洲的3.1%。
為優化航空工業自主發展體系,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民用航空工業跨越式發展,工信部發布了此《規劃》。
據了解,《規劃》是建國以來部由國家發布的民用航空工業發展規劃。此前,國務院也曾下發《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促進民航業發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但其中只有少數內容涉及民用飛機制造。
多型民機2020年實現產業化
《規劃》明確,民用飛機產業化將在未來10多年里實現重大跨越。
其中,備受矚目的C919大型客機將在2020年前完成研制、生產和交付。中國商飛表示,C919大型客機預計早明年進行試飛,2016年開始交付。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曾表示,今年是C919項目工程發展階段的關鍵一年,中國商飛將完成多項與客機安全相關的工作據了解,截至2012年底C919累計訂單共380架。
《規劃》同時指出,加快ARJ21-700型渦扇支線飛機研制,2020年前形成產業化能力,實現批量生產和交付。同時,針對不同用戶需求,適時啟動改進改型研制,實現系列化。據了解,ARJ21已在2008年11月完成首飛,按中國商飛新計劃,首架ARJ21將于明年交付。
按照“支線飛機—單通道干線飛機—雙通道大型干線飛機”的發展路線,《規劃》還明確,加快50座級新舟60系列的改進改型和市場推廣,啟動70座級新舟700渦槳支線飛機研制,形成產業化能力。同時,以滿足國際間樞紐機場和洲際飛行為目標,適時發展雙通道大型干線飛機。
蘇波表示,在依托現有骨干企業發展重大戰略產品的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積極進入民用航空工業領域,激發創新活力,優化行業布局。但一定要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
根據《規劃》,未來我國將以上海、陜西及天津為基地,依托現有骨干企業發展民用干支線飛機。同時,重點依托哈爾濱、石家莊、珠海、成都和荊門等優勢地區發展大中型通用飛機、公務機和特種飛行器,依托景德鎮、哈爾濱和天津等優勢地區發展大中型直升機。
加快航空發動機國產化進程
發動機是飛機上的重要部件,其價值占整機價值的20%~30%。受制于航空發動機制造水平,我國目前的民機發動機大量依賴進口。
因此,《規劃》提出,要扭轉航空發動機落后的被動局面,加快新型航空發動機研制。其中,中等功率渦軸發動機要在2015年建成發動機總裝生產線,并實現批量生產和交付。集中力量發展大型客機發動機,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研制。
同時,堅持現有發動機改進改型。針對現有發動機實際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提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加快新產品成熟,樹立品牌和市場信譽,積累工程經驗。根據民用航空市場急需,選擇一批具有發展前景的航空發動機進行改進改型,力爭在2015年前提供若干成熟的發動機機型。
此外,還要推進小型發動機市場化發展。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面向市場需要,采取多種方式發展輕小型飛機適用的小型渦扇發動機、渦槳發動機、活塞發動機和其他類型發動機,發展發動機專項技術和相關配套件。
《規劃》還特別指出,要加強航空材料研制,完善國產航空材料體系。重點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鋁鋰合金以及強韌鋼等關鍵材料,強化材料研制與應用考核的緊密銜接。
為了保障主要任務和發展目標的實現,《規劃》從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法規標準和產業政策體系、建立和完善適航體系、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國際合作五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為《規劃》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來的國際合作要跨上一個更的層次,一定要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有所助力。蘇波表示。《規劃》明確,鼓勵國際合作研制民用航空產品,支持國內企業參與國際航空工業風險合作和分工,鼓勵國外供應商參與國內航空項目的風險合作。